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进龙门 > 行政区域
南昆山管委会
  • 2025-01-10 08:38
  • 来源: 南昆山管委会
  • 发布机构:南昆山管委会
  • 【字体:    

  一、基本概况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南部,毗邻广州增城和从化,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包括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和5个居民社区,占地面积共1.2万公顷,现有总人口4600人,常住人口3578人。南昆山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3.96%,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极高,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为5000个(最高为每立方厘米13.6万个),有川龙瀑布、石河奇观、观音潭、神鹰石一线天等28处奇特壮丽景点,因其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且北回归线正好穿山而过,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1958年成立南昆山林场;1984年,成立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归惠州市林业局直管);1986年12月,撤区设镇(乡)建制,南昆山林场转制为南昆山镇;2001年,成立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2002年撤镇,2003年撤村改社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广东省级旅游度假区”“广东摄影目的地”“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

  截至目前,南昆山拥有度假村(酒店)、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共401家(其中,度假村、酒店等14间房以上的住宿业69家;民宿、家庭旅馆等14间房以下的住宿业228家;农家乐104家),客房数4909间,床位数9199个,餐位数16326个,旅游从业人员1442人。

  二、发展现状

  (以规划编制为引领,全力打造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的新局面。围绕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和旅游龙头作用,南昆山坚持以高水平的规划引导科学发展,编制完成了《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6-2025)》《广东龙门南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规划(2017-2026)》等,以高标准引导景区特色建设。

  (以基础设施为抓手,全力打造南昆山宜居宜游宜业的新环境。聚焦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全力推动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在主要景点树立导览图、景点介绍牌、停车标识牌等,增设充电桩、共享电单车等服务设施。结合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谋划对省道S254慕思嘉华至蕉坑段约8公里长道路、Y304乡道乌坭社区至炉下社区路段约3公里道路、Y258乡道乌坭社区三夫田居民小组段约2公里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等总投资近亿元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专项债项目建设,包括市政设施、停车场建设、电力迁改等建设内容。谋划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其中有6个子项目已立项,8个项目正在谋划中。目前中心区项目入场施工,改造农房220栋。

  (以乡村振兴为支点,全力撬动乡村旅游共建共享的新模式。打造旅游品牌。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荣誉共10项,其中南昆山缘喜乐民宿、南昆秘境民宿、香粉湖畔民宿等5家民宿获评省市级荣誉,南昆山造纸技艺入列2024年惠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南昆山毛茶专业村,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至4000亩。举办第二届毛茶文化旅游节,被新华社、凤凰网等多家重点媒体关注推广报道,以文化赋能、技术赋能茶产业,鼓励和帮助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毛茶年产量由10多吨提高到23吨。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全力推动南昆山高质量发展形成新风貌。在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下,南昆山医疗康养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正大力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加大招商力度。目前已与6家企业达成合作,成功签约月亮湾康养度假区一、二期项目、乌坭兰庭院子项目、花溪雨香野民宿建设项目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以品牌建设为推手,全力构建南昆山旅游IP新形象。举办以“愉悦龙门 行走在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为主题的徒步活动、南昆山兰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暨第三届兰花文化节、南昆山第二届毛茶文化旅游节等多场活动,塑造文旅IP新形象。在广东省委网信办的指引下,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合署)以匠心独运,精心打造了《AI上南昆》,将南昆山的绝美风光与深厚人文巧妙融合。龙门县首家旅游文创店——南昆山文创店正式开业,店内文创产品皆经过深入挖掘本土农民画、客家文化、竹文化等特色文化,结合新理念、新思路艺术打造而成,每样都具有鲜明色彩和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南昆山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掀起新一轮文旅消费热潮。

  三、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短板。在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规模较小、基础薄弱和公共服务欠缺等问题。

  (二)开发资源方面。南昆山现有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少,可利用有规模的闲置建设用地范围过小且分布零散,对于我区用地需求的规划布局存在影响。

  (三)旅游业态方面。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发展乡村民宿为主,存在业态单一现象,吸引游客的新业态新产品较少,参与性强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匮乏,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

  四、发展定位和思路

  南昆山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作为龙门的旅游发展龙头,在推动全县构建“一带双核、两园两城”发展新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聚焦世界级森林度假首选地这一发展定位,围绕提升三类主要景观、落实五个“一”构想、建设两大平台、打造新“五样”、挖掘南昆文化,奋力谱写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新篇章。

  (一)做优景点联动开发。一是新建、改造南昆“十景”(天堂福地、七星岚影、观音仙潭、万马竹海、玉石乐水、川龙飞瀑、竹柏凉园、神鹰飞天、石河龙峡、云海雾境),南昆“四馆”(自然研学馆、造纸艺术馆、毛茶文化馆、蜻蜓馆),南昆“四门”(高山流水”主题山门、“枯木逢春”主题山门、“鱼跃龙门”主题山门、“花开并蒂”主题山门)等三类主要景观,增添游憩景点和游玩路径,全面提升南昆山旅游形象。二是完善辖区外部交通网络,建设景区内部绿色慢行系统,畅通快进慢游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智慧景区建设,新建停车场,开发休闲度假产品新类型,丰富游客游玩体验感。三是落实五个“一”规划构想(一线路,贯通南昆山和永汉镇打造小火车最美游玩观光线路;一碧道,串联70个资源点、辐射50%景区,联通从化、增城地区;一绿水,南昆河水域连片开发水上景观游览项目;一片区,七星湖片区环湖开发康养社区、高端现代酒店民宿和文旅项目;一基地,建设森林生态科普研学旅游基地),全力推动景点开发向观光旅游多业态并重方向转型升级。

  (二)做大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建设两大平台,依托南昆山圩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打造国际森林度假小镇,谋划建设南昆潮玩休闲街区和下坪河文创体验带,培育多维消费场景;依托七星湖片区,打造七星湖高端野奢度假产业集聚区,环湖布局产业,建成国际高端康养度假标杆区(七星湖高端野奢度假产业集聚区构建“一环、七组团”空间结构<一环:环湖休闲廊道;七组团:环湖发展组团,包括自然生态交往组团、活力滨湖展示组团、亲子休闲创意组团、高端野奢度假组团、滨水生态康养组团、山林自然疗愈组团、户外运动体验组团>)。二是打造新“五样”,围绕户外运动、夜间经济、健康养生、文创休闲、研学教育发展文旅新业态,引领游客从“走马观花”到“深度沉浸”。三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掘客家文化、造纸文化以及毛竹、南昆山毛茶等自然生态文化,开发一系列文创商品及文化体验产品。

  (三)做强乡村兴边富民。一是实施乡村再造,打造万马坪村古粤原乡示范区和小香粉村未来乡村示范区,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赋能、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从“民富村弱”到“民富村强”的转变。二是深化“森林+”旅游模式,串联景点、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品牌旅游企业、毛茶文化体验营等示范点,连片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四)做好宣传塑造品牌。打造特色节事赛事,常态化举办毛茶文化旅游节、兰花文化节、赛车嘉年华、登山徒步节等活动,擦亮南昆山节庆活动、户外运动旅游品牌。结合“双百行动”探索校企资源共享新模式,打造南昆山形象IP,以人才资源赋能品牌宣介。探索国际旅游合作,以世界眼光筹划南昆山旅游发展格局,提升南昆山国际旅游竞争力。

    相关政策规范/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