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进龙门 > 行政区域
龙江镇
  • 2025-01-10 11:07
  • 来源: 龙江镇
  • 发布机构:龙江镇
  • 【字体:    

  一、概况

  龙江镇位于龙门县的东南面,全镇共16个行政村,2个社区,全镇辖区户籍人口2.9万人,常住人口约2.2万人,总面积172平方千米。境内有省道S259、县道X218和X224线,S2广河高速、S27武深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并设有2个高速出入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90分钟通勤圈内,到惠州平潭机场约70公里,到广州白云机场直线距离约104公里,到深圳直线距离约120公里。

  二、国民经济

  2023年,龙江镇本级财政收入约1000万元,县级税收收入635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84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同比增长1.8%。

  三、农业农村

  年内,龙江镇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约118462亩,其中粮食面积43041亩,油料4090亩,蔬菜及食用菌31206亩,其中早造水稻种植面积14293亩。在岭咀村建立约100亩”龙门县粮食生产示范点”,累计推广5个粮食良种。撂荒耕地复耕复种532.4亩,粮食播种面积43041亩、总产量16660吨。纵深推动良地、良技、良设施全环节升级,促进镇域农业现代化。推进美丽乡村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统筹约1.5亿元开展农村道路硬底化、白改黑,农房风貌提升,公园广场,镇村污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户厕提升改造180个,有效提升镇村人居环境及产业配套设施。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及帮扶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及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原建档立卡脱贫户205户555人无返贫情况。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完成16个村集体收入达“20万+”,实现村集体三资管理线上监管延伸到全镇206个村组,累计完成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登记1898宗,累计登记合同835份。开展“百千万工程”农村集成式改革工作,推动“县镇村组四级统筹”联动协同探索跨村集体保障村民居住权机制,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民住宅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乡镇。开展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四、乡镇企业

  全镇重点工业企业6家(名单: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龙门分公司、惠州市光大水泥企业有限公司光华水泥厂、惠州市富升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惠州市钰民矿业有限公司、龙门兴昇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市蓝塑包装有限公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名单:华润新能源(龙门)有限公司(注册地在龙华,龙江占50%)、光华水泥厂、惠州市钰民矿业、惠州市光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龙门县海川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惠州丰之力油脂有限公司),规上服务业2家(广东鹿鹰文化有限公司、惠州市浩悦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规上商贸业2家(龙门县中油龙祥加油站有限公司、惠州市惠能达商贸有限公司)。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抓实抓细信访隐患排查化解,2023年全年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6宗,到期办结率100%。实行班子包办案件制度,全面梳理近两年来的历史积案,落实“一案一信息员”。年内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未发生集体到省进京上访、闹访事件及其他可能影响会议安全顺利进行事件。

  六、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更加精准。对在册低保户进行了257次的信息化复核和入户调查,对因生活水平提高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家庭及时调整和清退34户,对因灾因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及时纳入28户保障范围。我镇在册低保户257户(其中农村低保249户,城镇低保8户),做到了动态管理,应保则保,应退则退。我镇现有特困供养对象114个,其中半失能19个,全失能5个,全自理88个,(其中有2人入住精神院未申请护理费,未计入),特困供养人员每月五保金(农村1492元、城镇1620元),半失能护理费每月516元、全失能护理费每月1032元、全自理护理费每月34.4元,认真落实特困供养人员五保金及护理费核实发放工作,确保特困人员能及时领取相应的补贴,保障基本生活。全镇共有持证残疾人670人,在管202人,领取生活补贴227人,领取护理补贴438人。

  七、乡村振兴

  认真落实“四个不摘”精神,严格落实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每月常态化采集户信息,按时将信息录入系统平台;落实季度集中排查,及时发现困难户和重点人群及时给予帮扶。加强住房安全监测;落实医疗救助,监测对象合规医疗报销80%以上;落实教育生活补助57人,高中免学费11人;完成路溪片区接通县自来水工程改造,加强镇内小型自来水水质检测,保障饮水安全;符合条件纳入五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保障238人,保障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补贴等政策性保障措施;帮助转移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5个。发挥驻镇团队作用,帮扶种苗肥料和技术,助力脱贫户产业增收。2023年无监测对象;全年无新增脱贫不稳定户,守住无大规模返贫底线。

  八、旅游资源开发

  境内拥有集科技教育、趣味体验、亲子互动、田园农业于一体的大型主题旅游项目—鹿鹰园生态旅游度假区;以优质水稻基地、农家庄园、菜篮子基地和甘坑龙眼果园为主的田园旅游线路;在山林游憩区内建设有特色橘柑基地、奇异果基地、坑口水库和佛卢科滑翔伞基地等休闲游憩、水果采摘、徒步越野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九、党建工作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严格落实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监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以镇委党校和“农家党校”为平台,抓好党员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

    相关政策规范/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