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进龙门 >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 2023-07-05 09:38
  • 来源: 龙门年鉴
  • 发布机构:县府办
  • 【字体:    

  【位置·范围·面积】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增江上游,东南与河源市东源县、惠州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毗邻,北与韶关市新丰县相连。行政区域位于东经113°48′26〞—114°24′58〞,北纬23°20′06〞—23°57′50〞。县内土地广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总面积2267.2平方千米。

  【地质】全县地质分为七类:北部和西北部属燕山第三期黑云母花岗岩;中部偏东属侏罗系灰白色面页岩、粉砂岩、黄色细砂岩组成;中部偏北属石炭系黄色粉砂质页岩、黄色细砂岩、灰色或深灰色炭质页岩;中部偏西和东南部由泥盘系灰白色石英砂岩、粉砂岩、灰白色绢云母页岩、砂砾岩和二叠系砂岩、粉砂岩、页岩组成;中部偏西南由寒武系泥质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组成;南部由震旦系质砂岩、石英片岩、绢云母片岩及部分混合岩组成。形成于第四纪的河流冲积物,分布于河流两侧,主要在增江流域一带,构成河流地。

  【地貌】龙门县地处九连、罗浮两大山脉之间,九连山系伸入县境,向东和东南分出分支,与罗浮山山脉连接。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上小下大,高低悬殊。西北西南高山多,东部和南部为低丘盆地。山川与丘陵之间有5—70平方千米的河谷盆地10个。

  【河流】龙门县主要河流是增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经从化过境流入龙门县,自北向南纵贯全县,流经增城,在观海口处注入东江。增江在龙门境内河段古有“九淋水”、“高明水”、“西林河”之称。1981年,曾被龙门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龙门河。1990年,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增江。增江总集水面积3114平方千米,河长205.6千米。其中,在龙门境内河段集水面积2126平方千米,河长128.6千米,平均坡降0.7%。除增江干流外,集水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条。它们分别为永汉河、油田河、朗背河、白沙河、蓝田河、铁岗河和公庄河。

  【气候特征】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略偏北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多是影响龙门县气候差异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县内气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点。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春暖来得迟,春末升温快,夏季降雨多,秋凉来得早,秋季降温明显,冬季昼夜温差大,有不同程度的低温、霜冻天气。

  【矿产资源】县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铁、钨、汞、银、煤、石灰石、瓷(石)土,地热等,尤以石灰石、瓷(石)土、铅锌矿、地热储量最为丰富。

  



    相关政策规范/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