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热线”直播稿
主持人: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听众朋友,上午好,今天是2024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点,您正在收听的是龙门电台《行风热线直播室》,今天上线的嘉宾是——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达强,和您一起关注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林业行政审批、林业执法等方面问题。
搭建起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行风热线直播室与您共同关注。
——节目预告——
主持人: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达强,同时,在直播间当中还有县林业局三级主任科员罗金房。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负责人刘伟军。你们好,欢迎各位做客行风热线直播室节目。
陈达强:主持人,您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县林业局陈达强,很高兴参加今天这次“行风热线直播室”节目,因廖伟平局长有其他公务,所以今天由我做客龙门电台行风热线节目。在这里首先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们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期待通过“行风热线直播室”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把林业工作做得更好。
主持人:陈书记,非常荣幸能够邀请您来到《行风热线直播室》做客,接下来,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县林业局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责。
陈达强:各位听众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代表县林业局走进县直行风热线工作领导小组和龙门县融媒体中心主办的《行风热线》节目,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县林业局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县林业局主要职责是:指导、监督、管理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负责森林和草原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负责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负责推进相关林业改革工作、指导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负责林业执法工作、编制森林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
主持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县林业局是县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请陈书记介绍一下,龙门林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陈达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县林业局锚定绿美龙门生态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实施“林长制”为抓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助推龙门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我县从2021年开展林长制工作,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至2023年底,全县共设立各级林长902名,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经过全县各级林长、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县连续2年在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二是完成森林资源培育工作。2020-2023年完成造林生产和森林抚育任务13.8万亩,完成新建生物防火林带90公里、抚育管护180公里,完成森林景观带15公里,完成绿美道路提升10公里。多次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出动党员群众约70万人次,2023年全县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3个,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0%,龙门县生态建设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目前,自然保护地矢量化制作完成率为57%、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完成率达76%,综合科学考察编制工作完成率86%,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任务完成进度居全市前列。四是开展全县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及挂牌工作。2022年开展第五次古树名木普查。通过实地采集数据及认定录入古树名木管理276株,经普查更新现有古树资源2994株,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古树8株也安装网络远程视频监控,根据新普查数据完成挂牌工作。2023年完成18株,2024年完成13株古树抢救复壮工作,并落实购买古树名木救护保险,使古树名木“老有所保”。五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县林业局常态化组织开展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及日常监测调查防治工作。2020年以来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17.7万亩,拔除松材线虫病疫点镇1个(南昆山);完成有害生物薇甘菊防治面积9.5万亩;完成红火蚁防治面积0.3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果。六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在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方面,扎实推进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工作,完成全县4144个图斑现地核查工作,完成问题图斑整改241个。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19至今,扎实开展林业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绿卫2019”“2019护飞行动”“打击毁林专项行动”“铁拳护林”专项行动等整治行动,全县共立各种涉林案件184起,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88人次,有力保护了我县森林资源。在加强森林资源巡护管理方面,2021年全面实施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全县共划分471个网格,按网格配备471名护林员,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及保障生态安全。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多渠道开展宣教活动,结合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定期开展森林火灾工作隐患排查,多年来,我县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森林防灭火工作总体情况平稳。七是大力培育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近年来,龙门县林业局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有关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培育壮大一批林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县有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家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5家南粤森林人家。龙门县神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了“中国森林康养人家”称号,龙门县南昆山森林康养休闲游入选“广东省100条森林旅游特色线路”,龙门县南昆三寨谷度假村有限公司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主持人:通过陈书记的详细介绍,让我们对龙门县林业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2022年12月,广东省委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陈书记,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这一背景下,县林业局做了哪些工作?
陈达强:关于绿美工作,我想请我局负责绿美龙门生态建设工作的生态保护修复股负责人刘伟军同志为大家作简单的介绍。
主持人:那请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负责人刘伟军为我们听众介绍下。
刘伟军:好的,主持人,近年来,县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绿美龙门建设。2023年,已完成林分优化4.5万亩,完成率138%;森林抚育6.65万亩,完成率175%;龙潭镇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城镇;完成滨江碧道(5.2公里)及龙平渠碧道(4.8公里)共计10公里的绿美道路的提升工作;全县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3个,植树共计约41万株。2024年,计划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19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73万亩;建设森林乡村1个(平陵街道山下村);营造提升主要通道森林景观带15公里,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景观10公里。
主持人:绿美龙门生态建设中,林相改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请刘伟军同志简单向听众说一说什么样的森林是林相好的森林?林分优化的对象是什么?
刘伟军:正所谓相由心生,林相往往也是森林质量最直观的表现。我理解的林相好的森林,树种搭配合理,林木生长健康、景观优美。比如说我们龙门南昆山的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这就属于林相好的森林。
我县根据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工作部署,将分布不合理的纯桉林、纯松林和低质低效的林分等列入林分优化对象;2023年我县共实施林分优化4.5万亩,森林抚育6.65万亩。接下来,我县将持续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共同助力绿美龙门建设迈上新台阶。
主持人: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当前我县重点工作任务,林业用地要素保障工作在其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陈书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县林业用地要素保障工作情况。
陈达强: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中,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35号令,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分级保护、分类管理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制度,优先保障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百千万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用林需求;坚决把好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关,杜绝乱征滥用林地行为。近年来,我县大力争取上级林业部门的支持,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林地要素保障问题,满足了我县项目用林需要,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主持人:推行“林长制”改革,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请陈书记简单介绍下我县在推行“林长制”中取得成效?
陈达强:“林长制”是以保护发展森林等生态资源为目标,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林长(或第一林长),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体系,聚焦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工作,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一是落实县镇村三级林长都有“责任山”,护林员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了以“村级林长、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护架构,打通森林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并在全县设置各级林长公示牌191个,及时公开林长名单和责任区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率先开展非羁押诉讼机制,将巡山护林纳入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人员(非羁押)社区矫正,滥伐林木违法犯罪人员缴纳的生态修复补偿金用于异地补植复绿(60万余元),进一步推动“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成为社会共识。三是县第一林长、林长率先垂范,深入责任区域开展巡林和调研,坚持问题为导向,重点协调解决森林公园基础设施修缮和提升、绿美示范点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共签发8道林长令,高位推动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四是高质量推进全市首个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2022年,我县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率先探索成立全市首个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实现了办理一个案件,教育一方群众,修复一片生态的恢复性司法理念。2023年,继续高质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党建带林建工作,将基地扩大至3万亩,以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为核心,营建“党建林”“人大政协林”“政法林”“青年林”“企业林”等主题林面积共632亩,打造“生态高颜值、群众高福祉”示范基地,实现龙门林业生态从“绿起来”到“美起来”。五是2023年出台了“林长+森林法官、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形成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强大合力。
主持人:陆生野生动植物、湿地、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保护是县林业局重要职责,请陈书记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县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方面都做了什么工作?
陈达强:一是强化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和违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按照国家、省和市清风行动的方案要求,与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持续强化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行为。二是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疫源疫病监测等预防措施。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爱鸟周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物品、工作人员现场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等方式,将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传导到全社会。三是依法开展野生动物防控、处置、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宣传惠州市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进一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按国家、省、市部署在2025年前完成全县整合优化后的15个自然保护地规划。五是开展湿地与自然保护地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我县湿地工作的组织领导,2023年8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成立龙门县湿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与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责任分工,强化湿地保护工作。
主持人:陈书记,林下经济是近年来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
陈达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省、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林下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202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52.39亿元,其中林下种植1.1亿元,林木采伐2.85亿元,竹子采伐0.55亿元,木制品加工18亿元,竹制品加工9.49亿元,蜂产品加工0.1亿元,森林旅游20.3亿元。我县林下经济发展路径重点推广八种模式。一是“林油”模式,我县制定印发《龙门县大力推进油荼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十四五”期间全县新增油茶林种植发展目标1.4万亩,改造低产林0.4万亩,几年来,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禽类,我县的“龙门三黄胡须鸡”已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三是“林畜”模式,即在林下饲养肉牛、山羊等畜类;四是“林茶”模式,即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茶叶的需光特性种植茶叶(包括南昆山毛茶);五是“林蜂”模式,我县养蜂产业值得大力发展,在林分较好的开阔地进行放养蜜蜂,或在四季有花的林分内放养蜜蜂,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六是“林药”模式,龙门县森林资源得天独厚,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除了种植常规的中药材外,地派巴戟、野生灵芝等药材在周边地区认知度非常高,可作为龙门“林药”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七是“林笋”模式,龙门竹笋是我县的特色产品,味道鲜美,知名度很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发展。目前正在龙潭镇新寮村筹备建设100亩龙门笋竹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拟通过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县笋竹种植标准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加强对南昆山6万亩毛竹林的管理及抚育,提高冬笋产量和质量水平;八是“林游”模式,森林生态旅游是龙门发展最快、效益最高的林下经济模式。加快环南昆山旅游带的建设,提高森林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运动养生、自然教育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生态福祉需求,推动森林度假升级发展,提升龙门县森林生态旅游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南昆山高端森林度假民宿,高质量谋划打造沙麻公路沿河两岸万亩竹海旅游项目。
主持人:林业行政许可事项特别是林木采伐的审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是群众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请陈书记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林业行政许可情况?
陈达强:关于行政审批的问题,我想请我局三级主任科员罗金房为大家介绍,罗金房同志协管林业行政审批工作。
主持人:那请罗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
罗金房:好的主持人,县林业局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按上级要求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并不断完善审批制度,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目前,本单位确定认领权责事项清单共165项,包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公共服务等。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共27项,主要包含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采伐审批、建设工程占用林地审批、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植物检疫证书核发等。就近几年来看,林木采伐许可是我局办理的高频事项,每年许可证发放量都超千份;其次是建设工程临时占用林地审批、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采伐审批。各事项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下来林业局将继续提高为群众办事能力,服务好广大群众。
主持人:陈书记,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群众关心的又一热点问题,能为听众介绍一下国储林的相关政策和知识?
陈达强:好的,主持人,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县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开展绿美惠州生态建设,确保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我县于2023年7月开始部署国家储备林建设,全县拟建设国家储备林70万亩。
我县的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林地、林权流转遵循依法、自愿、协商、有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不得改变林地性质和用途原则,林地要求符合《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且连片100亩以上的林地,林地承包期限为40年。林地承包流转价格和林木流转补偿价格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召开经济合作社户代会或社员会议表决通过后确定。集体表决的价格与收储单位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可由属地政府向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提出申请,进行“一事一议”,聘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对其林地、林木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评估费用由属地政府承担,纳入国家储备林工作经费。
林地租金分四期付款,每十年付一次承包款,即完善林地和林木承包流转手续后,一次性付第一个十年承包款和一次性付清林地上现有林木补偿款;第十一年开始以5年为一期,根据省级生态林一般区域损失性补偿每亩实际增加的差额计算增加承包款,每5年计算实际增加的承包款,第5年年底前一次性支付,以此类推。
流转方式:一是从集体流转至收储单位。林地使用权(经营权)流转必须有《林权证》,原则上以经济合作(联)社为单位,如林地使用权为村民个人的,由村民自愿委托经济合作(联)社全权办理林地、林木流转相关事宜;如林地、林木使用权为经济合作(联)社的,则通过社员代表大会会议决议,由经济合作(联)社全权办理林地、林木流转相关事宜,集体所有的林地、林木使用权(经营权)流转交易需经惠州市“三资”管理平台进行交易,按《龙门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手册》规范执行。所有集体(个人)林地使用权(经营权)流转,均与县指定的收储单位签订相关流转协议,林地使用权(经营权)流转至收储单位名下。二是从收储单位至建设单位。收储单位取得建设目标林地使用权及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后,将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经营权经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龙门分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确定项目建设单位。为加快经营权的流转,在此过程中收储单位不办理林地使用权,待项目经营权由中标单位摘得后,统一办理至中标单位名下。
主持人:谢谢陈书记的介绍,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县林业局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广告、预告。版头
主持人:现在是上午10点 分,您正在收听的是龙门电台《行风热线直播室》,今天上线的嘉宾是——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达强,和您一起关注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林业行政审批等方面问题。
同时,在直播间当中还有县林业局三级主任科员罗金房。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负责人刘伟军。再次欢迎各位做客行风热线直播室节目。
在我们行风热线预告发出之后,有很多听众打电话进行咨询,我们也将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现在我们来看看听众对我县林业工作有什么需要了解咨询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第一位听众朋友的留言:听众留言说,我在老家种植有一片桉树山,差不多到期砍伐了,现想咨询下应该怎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陈达强:请罗金房主任解答一下。
罗金房:这位听众朋友你好,办理桉树采伐许可证,大致流程主要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申请材料的准备和提交环节。首先是申请者持林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等权属证明材料向当地政府的林业部门提出林木申请采伐,经乡镇林业部门初步核查是否符合采伐规定,符合规定的,再告知采伐业主自主聘请有“林业作业设计调查”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进行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出具《广东省森林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书》。其次是根据《广东省森林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书》填写好《林木采伐申请表》,申请表需经乡镇审核盖章,准备好林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等权属证明材料。最后就是将准备好的资料送至县林业局,无特殊情况则由乡镇统一报送,特殊情况也可自行报送。
第二环节是林业局的审核审批环节。乡镇林业部门或个人将申请资料交至县林业局二楼行政审批服务股办公室,由工作人员对材料合格性与完整性进行初核。材料不合格或不完整的,会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等完善好材料再提交;材料合格、齐全的,送至其他业务股室对是否符合采伐条件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地类、林种属性,是否在林权范围内、是否属于保护地等。经审核不符合采伐条件的,退回给申请人;符合采伐条件的,由局里召开审批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会审讨论。通过会审同意的采伐申请在龙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后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许可证现在是电子证照,我们将统一打包传给乡镇林业部门,由乡镇林业部门统一发放给申请人并进行安全生产、依法采伐等告知工作。
主持人:罗主任,听众还想了解下,如果申请采伐,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罗金房:刚才的审批流程,实际上已经提到了所需要准备的材料。申请采伐一般商品林的,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是林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等林木权属证明材料;二是《广东省森林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书》;三是根据《广东省森林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书》填写好《林木采伐申请表》(空白表格可以向乡镇林业部门领取或从龙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载);四是身份证复印件。
主持人:我们来看看下一位听众朋友的留言提问:我村有一片生态公益林,听说生态公益林和一般的山林管理上是不一样的,生态公益林有什么特别的管理规定及政策?
陈达强:请刘伟军同志为我们的听众解答一下。
刘伟军:生态公益林和一般的山林在管理上的确是不一样的,有别于一般山林的管理规定和政策,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公益林,这才能了解生态林的管理为什么要严格得多。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包括防护林(水源林、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等)、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科研林)等,按照群众自愿、政府补偿、统一规划及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操作细则、全县划定生态林面积为88.81万亩。
根据国家有关林业政策,按照森林主要用途、功能的不同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分类经营总的指导思想是放活商品林、严管生态林。为管好生态林,1998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2000年,广东省财政厅、省林业局下发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及效益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按照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区内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生态公益林的调整在省林业局,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
主持人:听众还想了解下生态公益林怎样补偿的,一亩多少钱?是怎样发放的,如果对相关的情况有疑问,要向县林业局那个部门查询?
刘伟军:2024年补偿标准为一般区域与特殊区域分开发放,一般基础区域每亩价格为(31.2~34.4元/亩),特殊基础区域每亩价格为(41.6~44.8元/亩)
具体发放程序为:1.依据省、市下发的资金文件,我局将文件转达至乡镇,由乡镇通知所属村委和村小组按照文件要求准确制定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偿资金分配表,并在村、村委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无异议的分配方案提交乡镇政府审核,完成后报至县林业局再次审核。2.我局以资金分配文件形式,向县财政局进行请款,由县财政局审批通过后,划拨到银行后直接发到农户提供的账号。3.若发放账号信息有误,银行会针对错误信息进行反馈到乡镇、村委、村小组进行核对更新,确保发放到农户银行卡账户中。
如对相关的情况有疑问可向县林业局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咨询,电话:7881682。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请陈书记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咱们今年将开展的重点工作吧。
陈达强:县林业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绿美龙门生态建设,高质量完成绿美龙门六大行动、县镇村绿化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二是健全“林长制”协同机制。继续落实落细“林长+”联动机制,多措并举,激发合力,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形成强大合力。三是持续推进森林督查工作,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对涉嫌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切实做到边核查边查处边整改,所有违法案件逐一建档登记,定期销号,确保核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四是打造绿美生态示范点。不断加大塔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氛围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通过持续开展林分优化、森林抚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将塔山公园打造成绿美生态示范点。
——结束段——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小时的节目马上就要结束。通过与陈书记交流,使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到县林业局在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林业行政审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这里我代表听众向陈书记表示由衷的感谢。
陈达强:非常感谢“行风热线”这个平台,通过在节目中和主持人直接交流,对我们县林业局改善和提高各项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们县林业局与广大群众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非常感谢收音机旁的听众朋友,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在今后工作中,欢迎你们直接拨打我们县林业局的咨询电话0752-7780994,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县林业局陈达强书记做客《行风热线直播室节目》,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参与和陪伴,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