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单位名录库是组成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细胞,是建立和完善统计调查体系的基础。通过基本单位名录库总体状况和结构特点的分析,能反映本地区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为调整产业结构、规划城乡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建立一个完整且可动态维护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对全县各项统计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现对全县2021年上半年基本单位名录库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总体情况
(一)名录库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县基本单位名录库中共有单位7943家,比2020年底增加381家;其中法人单位6971家,比2020年底增加344家;产业活动单位(不含本部)972家,比2020年底增加37家。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1.按行业类型分。
2021年上半年,各行业法人单位数比2020年底有所增长,其中建筑业法人单位406家,比2020年底增加43家,在所有行业中增速最高,增长11.8%;其次是农业法人单位521家,比2020年底增加49家,增长10.4%;房地产业法人单位和工业法人单位的增长速度也较快,分别为7.0%和6.3%。
表1 按行业类型分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
2.按机构类型看。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县拥有企业法人3797家,比2020年底增加309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54.47%。农民专业合作社316家,比2020年底增加35家,同比增长12.5%,这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资源整合、农业规模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按分布区域看。
从法人单位分布区域看,绝大部分法人单位集中在龙城街道、永汉镇及其周边的平陵街道、龙华镇、龙潭镇,这5个乡镇(街道)共拥有法人单位5030家,占全县法人单位的72.16%。
表2 按分布区域分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
(二)“一套表”调查单位情况
1.入库审批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全县月度审批纳入“一套表”的单位共32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家,同比增长77.8%;其中:工业3家,建筑业8家,房地产业5家,其他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法人单位16家。总体单位入库量呈上升态势,其中在建项目法人单位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长128.6%。
表3 2021年上半年龙门县“一套表”单位入库情况表
2.在库单位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全县“一套表”在库单位共23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家,同比增长10.7%;其中:工业58家,建筑业22家,批发零售业24家,住宿餐饮业22家,房地产业43家,服务业19家,其他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50家。各行业“一套表”单位在库量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其中建筑业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长57.1%。
表4 2021年上半年龙门县“一套表”单位在库情况表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略显单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上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并制定实施“龙八条”“共渡难关龙十条”等惠企政策,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小规模企业在数量上仍然占有极大的比重。从在库“四上”企业占全县法人单位数比重看,2021年上半年,全县企业法人虽有3797家,但在库纳统单位仅有238家,仅占6.27%;其中,“四上”企业188家,仅占全县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5%。
从上半年审批入库“四上”企业数量来看,虽有较快的增长,但从横向比较,与兄弟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上半年全县“四上”企业审批入库16家,占全市比重仅为3.98%,仅相当于博罗县的28.57%,惠东县的53.33%。
从规模以上企业占第二、三产业企业比重看,在全县企业法人单位中,在库的第二、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有80家、108家,仅占全县第二、三产业法人企业的6.83%和4.46%。可见全县第二、三产业企业大部分是规模小、技术含量较低的小微型企业,大中型企业还是比较匮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略显单薄。
(二)管理有待完善,部门资料质量有待提升
1.尽管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编办、民政局等县直部门提供的资料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较多情况不完整或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如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中电话号码缺失或错误、单位地址不详、单位注册地更新不及时等,这些都给下一步的查找、核实、调查等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影响了名录库更新维护的工作效率。
2.按现有的管理体制,注销单位由须企业自主申请注销,且相关注销手续较为繁琐,在现实工作中部分企业主对办理注销手续的主动性不强,致使出现部分实际已销亡的单位但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中仍然存在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提高名录库数据质量
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涵盖行业面广、涉及单位多、工作时间紧、任务量大,统计与税务、市场监督管理、民政等部门要进一步通力合作,全面落实数据共享机制,各部门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新增、变更、注销等单位的基本信息,以便统计部门进行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更新,切实提高名录库数据质量。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它对解决劳动力就业、活跃地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须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才能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全面围绕园区发展抓好招商选资,全力推动第二产业进一步壮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积极扶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双轮驱动”,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三)改善营商环境,助推升规纳统
一是继续落实政策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之以恒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速增效,做到服务更规范、审批更高效、办理更便捷;开展重点企业精准帮扶和招商引资服务提质专项行动,围绕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惠企政策全面落实,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继续强化摸排培育,力促企业升规纳统。各有关职能部门、乡镇仍要继续强化措施、通力合作,排摸符合“四上”标准的单位,对已达到规模以上的大个体、产业单位,积极与企业沟通,做好“个转企”、“产业转法人”相关工作;对准“四上”企业进行跟踪监测,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加大奖励力度与政策倾斜,提高企业升规纳统的积极性,督促达标企业依法依规、及时入库纳统。